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加速智能化、国产替代的浪潮下,常州泰利减速机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的合作引发行业关注。双方近日宣布,泰利减速机为越疆科技定制开发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已成功应用于其协作机器人产品线,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国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更成为深圳“机器人谷”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又一典型案例。
合作背景:国产替代加速与产业链协同
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亟待突破。以减速器为例,此前国产化率不足30%,日本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绿的谐波、秦川机床等国内厂商的技术突破,国产减速器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例如,绿的谐波凭借“三次谐波”技术,已占据国内25%-26%的市场份额,并成为特斯拉、优必选等企业的供应商。
越疆科技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但核心部件一度依赖进口。此次与泰利减速机的合作,标志着越疆科技在供应链本土化上迈出关键一步。泰利减速机通过优化设计,将减速器的精度、寿命提升至国际水平,同时成本降低约20%,助力越疆在价格战中保持竞争力。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敏捷响应
深圳“机器人谷”的产业链聚集效应为此次合作提供了天然优势。在机器人谷内,“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模式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越疆科技创始人刘培超曾提到,初创时期“带着图纸当天就能拿到加工件”,这种高效协同在泰利减速机的合作中再次体现。泰利减速机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生产,实现了减速器与越疆机器人关节的快速适配,解决了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应对的柔性制造需求。
市场前景:人形机器人赛道成新增长点
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关节减速器需求激增。据QYR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0.35亿美元飙升至2031年的5.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3%。越疆科技已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其协作机器人正逐步渗透至汽车制造、精密装配等场景,而泰利减速机的技术适配能力将为这一战略提供关键支持。
行业挑战:价格战与技术竞争并行
尽管前景广阔,国产机器人企业仍面临严峻挑战。以越疆科技为例,其核心产品六轴协作机器人均价已从2021年的6.59万元/台降至2023年的5.66万元/台,毛利率下滑至43.9%。泰利减速机的成本优势或成为越疆应对价格战的关键。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正从低价转向技术差异化,例如绿的谐波通过“高精度+长寿命”形成护城河,泰利亦需在定制化服务与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
专家观点:产业链协同是破局关键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家指出,深圳机器人谷的竞争力源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泰利与越疆的合作正是这一模式的缩影——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国产机器人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结语
泰利减速机与越疆科技的合作,不仅是国产核心零部件替代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决心。在深圳机器人谷的生态赋能下,国产机器人企业有望进一步打破技术壁垒,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工业柔性制造等赛道的爆发,国产减速器企业将迎来更大的舞台。